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引領和支持,要做好“引育用”三篇文章,讓各類人才積聚在鄉村、干事在鄉村,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
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好的政策是吸引人才的關鍵,想要引來各方人才,就需要對標人才所思所需,厚植承接人才的沃土,營造求賢若渴、愛才惜才的引才氛圍。既要“廣引活水”更要“就地取材”,以拔尖人才為引領、本土人才為支撐,做實業務培訓、外出考察、在職學歷提升等“政策包”,全方位、多渠道招才引智聚力,讓各類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支持者和受益者。
鄉村人才振興,既要識才、引才,亦要懂才、愛才。好的環境是拴心留人的關鍵。人才引得進,還要確保留得下,使人才真正扎根鄉村、奉獻鄉村,要充分給予條件允許范圍內的服務保障政策,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經濟待遇方面給予優惠和傾斜,強化思想上引導、工作上幫扶、生活上關心,解決人才在創業就業、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問題,消除人才的后顧之憂。
成就事業是最大的尊重,用好人才是最好的關愛。英雄最怕無用武之地,要樹立以用為本的理念,積極為各類人才干事創業和實現價值提供機會和條件。要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工作性質特點,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對貢獻突出、態度認真的,大膽“給位子”“鋪路子”,幫助人才進一步發展;要保護創新、寬容失敗,多支持、少干預,使人才潛能得到最大釋放,價值得到最好體現,激勵他們在農村廣闊天地中大顯身手,充分發揮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鄉村要振興,人才先振興。只有夯實人才“基座”,才能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真正讓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將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愿景變成實景。(巴中經開區 張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