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足不出戶,琳瑯好貨觸手可及;借助物聯網技術和5G網絡,農民輕觸手機種植養殖;手機掃一掃,辦事不用來回跑……這就是數字的力量,這就是數字鄉村的神奇所在。
2021年,江蘇省蘇州市印發《蘇州市數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中國電信蘇州分公司積極響應,舉辦蘇州數字鄉村創新發展大會,發布“村村享”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揭牌“中國電信數字鄉村應用創新實驗室”,打造蘇州市農業農村管理服務“一朵云”,通過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農業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手段,推動蘇州數字鄉村發展。
開啟數字治村新模式
數字技術為鄉村帶來了什么?中國電信昆山分公司政企客戶部主任郜小軍最有發言權,他全程參與、主導建設了巴城鎮審批服務綜合執法一體化平臺,將原來54個鎮屬單位力量集中整合、統一調度,有效承接市級賦權事項30項、執法事項674項,整合了基層黨建、綜合執法、應急管理、安全環保、社會治理等多個模塊,突出預警提示,強化聯動指揮,形成了精細化、專業化、現代化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中國電信蘇州分公司利用云網優勢自主研發的“村村享”一體化平臺,聚焦鄉村黨建、村務管理、人居環境整治等多種場景,實現全面提升鄉村數字化治理能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農村群眾生活水平。目前,中國電信蘇州分公司已與吳中區甪直鎮、昆山市巴城鎮、常熟市董浜鎮、張家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深入合作,有序推進行政村數字鄉村建設,其中昆山市巴城鎮東陽澄湖村、張家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善港村、常熟市海虞鎮七峰村、吳中區甪直鎮湖浜村被蘇州市農業農村局評為2021年蘇州市“智慧農村”示范村。
鋪展數字強農新藍圖
數字沒有形狀,但常熟市辛莊鎮蟹農老張有直觀的感受:打開手機就能看到蟹塘全貌,水質情況、監控分析數據等可隨時查看,監控攝像頭、傳感器等高科技產品將整個蟹塘“武裝”了起來,只要在手機上輕輕一點,不用乘船就能知道大閘蟹的情況了。
越來越多的農業黑科技出現在田間地頭,數字漁場、數字牧場等應運而生。中國電信蘇州分公司積極投入蘇州市智慧畜牧管理平臺、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智慧農業產學研一體化、吳中區東山鎮5G智慧漁業示范區、常熟市長江禁漁技防等項目建設,以農業物聯網﹢數字農業AI決策技術為核心,統一物聯網平臺能力,賦能智慧農業生產。
如今,在吳中區東山鎮現代農業示范園、常熟市辛莊鎮現代漁業產業園,從水質監測到養殖全過程,從視頻監控到設備控制系統,中國電信蘇州分公司用數字賦能漁業養殖各個環節,實現1500畝池塘提檔升級。
繪就數字安居新畫卷
過去,鄉鎮公交車存在候車亭缺失、招手即停等問題,給村民出行帶來諸多不便,還存在安全隱患。中國電信太倉分公司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手打造新型智慧候車亭項目,完善配套設施,實現實時播報公交信息、監測車輛行駛路線、統籌車輛運營管理等功能。目前,該公司已對六個鄉鎮的89個公交候車亭及電子站牌進行改造,助力鄉鎮公共設施提質升級,保障村民平安出行。
中國電信吳江分公司結合農村政務管理服務特色需求,推進數字鄉村建設。2021年11月,入選江蘇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的張應春革命烈士故居在黎里鎮黎星村舉行開館儀式,中國電信吳江分公司在平安鄉村綜合治理示范村建設中,對該故居進行監控網絡覆蓋,實現安防管理;在新鋼村,以“iTV﹢數字鄉村”新模式建設數字鄉村電視臺,通過村民家中的天翼高清機頂盒,在電視機上實現了數字化黨建、陽光村務公開、為民辦事信息服務、家庭及鄉村監控查看、廣場舞與棋牌游戲等智慧屏服務。
中國電信蘇州分公司平安鄉村建設上連雪亮工程,下連智慧家庭,構建鄉村數字化信息服務基礎設施。當前,公司在蘇州已和278個行政村簽約,共計簽約4403個監控點位。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國電信蘇州分公司為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