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天津3月22日電(陳思成)春至大地,逐綠而行。為切實貫徹中央“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目標,天津市東麗區結合自身“科創綠谷、都市新區”發展定位,在“十三五”時期區內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22%的基礎上,乘勢而上規劃“十四五”時期“雙碳”工作:計劃完成區內萬元GDP能耗下降15.5%,主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8%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初步建成“無廢東麗”。在落實“雙碳”戰略的過程中,打造循環經濟,發展清潔能源,為區域發展插上綠色的翅膀。
主官掛帥督戰 管理落到實處
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中央統籌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東麗區為了將“雙碳”工作落到實處,專門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能源、工信、建筑、交通、農業等5個領域專項小組,統籌推進全區“雙碳”任務落實及監督評價。
東麗區發改委副主任邵再立介紹說:“目前,東麗區已基本建立覆蓋‘四上’企業的能源統計體系和重點企業的碳排放在線監測體系。未來,還將對標‘雙碳’工作要求,在基礎數據全面性、分析能力及科學決策支撐力度等方面加大力度,科學精細深入開展‘雙碳’工作?!?
東麗區將堅持錨定“雙碳”目標,科學編制《天津市東麗區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強基礎數據統計分析工作深度,以更高標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高水平建設綠色生態屏障,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實踐創新基地。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狠抓重點任務落實,扎實推進工業、能源、建筑、交通、農業等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扎實落實“雙碳”目標。
廢棄物變為寶 實現企業增效
在無瑕街道的新天鋼集團天鋼公司,一排排輸電鐵塔將“煤氣發電”與國家電網牽在了一起,輸送著源源不絕的電力供應。2021年,新天鋼集團天鋼公司投資3億元的100MW超高溫亞臨界煤氣發電項目實現并網發電,通過煤氣轉化,實現年發電量74400萬度。
按照發電量設計,每年要消耗煤氣將近2億多立方米,這相當于2000萬個家庭一個月使用量。煤氣從哪里來?答案就在煉鋼高爐里面——作為煉鋼煉鐵產生的副產品,天鋼公司每個小時就要產生100萬立方米的煤氣。
過去,新天鋼集團天鋼公司雖建有煤氣發電裝置,但煤氣利用率不高,煤氣流失每年經濟損失高達3億多元,而且還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F在,這些過去的“廢物”被有效利用起來,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使一直讓企業發愁的廢棄物變廢為寶,實現了企業效益、資源利用和節能減排最大化。
新天鋼集團天鋼公司能源管理科何強介紹說:“天鋼公司自混改以來,先后投入近35億元,落地實施了66項節能環保提升改造項目。2021年,天鋼公司碳排放強度較混改前下降23.47%,單位產鋼綜合能耗降低24.87%。100MW超高溫亞臨界煤氣發電項目,年可利用煤氣2億立方米,實現年發電量74400萬千瓦時,自產的煤氣實現100%利用,變廢為寶?!?
少了排放,多了資源,增了效益。如今,著力打造循環經濟、綠色產業鏈條已經成為東麗區的一種發展思路。目前,東麗區在冶金、新材料等領域篩選出13家綠色企業,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重點支持。截至2021年底,通過節能專項資金補助,支持轄區企事業單位開展節能改造,支持了新天鋼集團天鋼公司100MW超高溫亞臨界煤氣發電、高爐沖渣水余熱供暖、“公轉鐵”等一批節能技改和能源梯級利用項目建設,推動新天鋼集團天鋼公司高爐水渣研磨、東麗區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PPP項目等一批循環經濟項目建設投運,地區綠色低碳發展持續優化。
此外,東麗區從嚴把控,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將“兩高”企業管理作為節能降碳的重要戰場。2021年,針對區內存量“兩高”企業下達嚴格的能耗“雙控”指標,倒逼企業綠色轉型。組織轄區內14家重點排放企業完成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量核算及碳排放報告和碳排放監測計劃編制工作。重點排放企業中,有9家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納入企業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履約工作。
與此同時,依托設立的環境高門檻,全區工業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眾多企業展開了相互銜接、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排放的激烈競爭,綜合整治散亂污企業2317家。循環鏈條的環環相扣和優勢產業的不斷聚集,不僅降低了能耗,更降低了污染排放。
促新能源發展 優化能源結構
大力促進新能源發展,優化能源結構是東麗區“雙碳”工作的重要一環。2021年東麗區共有17項光伏發電項目完成備案,計劃裝機容量超過70兆瓦。全區成功列入國家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張貴莊街、豐年村街、華明高新區率先開展試點建設。華明街“農光互補”項目,納入天津市2021-2022年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建設方案。為推動可再生能源開發、實現清潔能源替代提供能源消納硬件支持。
位于東麗區華明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平高集團儲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電力儲能系統開發和建設。近年來,平高集團發揮電力裝備制造優勢,致力于電化學儲能、飛輪儲能等方面研究開發,建立了從儲能電池管理系統、功率轉換系統、能量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研發、核心產品制造到系統工程建設與運行維護的產業鏈條。公司在運在建儲能電站總容量1300兆瓦,居國內首位。
已經建成的中新天津生態城小鎮電網側儲能電站,是天津市首個智慧能源小鎮示范工程,通過虛擬電廠、多能互補等多種手段的結合,進一步提高分布式新能源的友好并網水平和電網可調控容量占比,有力支撐美麗天津智慧城市建設。
此外,公司已建成多個具有示范引領意義的標桿工程,如國內首個百兆瓦級電網側分布式儲能項目—河南電網百兆瓦電池儲能示范工程;國內首個光伏競價上網配置儲能項目—山東新泰朝輝儲能項目;國內規模最大、海拔最高、環境最復雜、光伏全容量通過儲能并網的大規模光儲項目—西藏崗巴儲能項目,通過晝發夜放,可實現光伏發電“零棄光”;建成全球首個光伏、儲能戶外實證實驗平臺—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一期工程項目等。
平高儲能市場支持部李占軍介紹說:“隨著清潔能源發電的爆發式增長,儲能在新能源消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高效實現清潔能源的并網和調度,提升電網安全穩定控制水平等方面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未來,公司將堅持打造創新儲能,大膽探索應用新技術,積極推動儲能產業發展、全力配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截至2021年底,東麗區共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62家,全區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天津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全市排名靠前。
普及綠色生活 打造宜居環境
普及綠色生活方式,打造綠色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不僅在“雙碳”落實中占據重要位置,更是讓百姓安家樂業的基礎。
“東麗湖的環境越來越好了,在這里游玩散步很舒服,還能讓孩子接觸到大自然?!泵康街苣?,市民王先生都會和妻子孩子到東麗湖悠閑散步,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一邊觀賞周邊四季的痕跡。漫步在東麗區綠色生態屏障區,雖是初春,但點點青綠已泛上枝頭,微風吹過,新鮮泥土的香氣中仿佛能摸到春的脈動。
目前,東麗區146平方公里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已全面展開,截至去年末已累計造林1.86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8676畝,修建游覽路、田間路、林間路29.2公里;胡張莊鄉村振興示范區加快建設,村莊規劃獲得批復;古海岸濕地綠廊起步區對外開放;一級管控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6.4%,藍綠占比達到76%。組織實施自然藝苑區、東麗湖帶狀公園等一批生態建設項目,總面積1.6萬畝的東麗湖、新立、東麗郊野公園建成對外開放,地區碳匯能力持續提升。
在建筑領域,制定《東麗區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實施計劃》,完成東麗湖恒大酒店、宜家家居商場和東麗醫院3個項目節能改造,節能改造項目建筑面積達23.75萬平方米。
在交通出行領域,交付使用保利玫瑰灣公交首末站,配建充電設施6臺,保障60余部新能源公交車充電需求。2021年新建投運民心工程充電樁超過400臺,新建投運公共機構公共充電樁超過100臺。
在教育領域,天津市一百中學、鑒開中學、麗澤小學等30所中小學被評為東麗區綠色學校。
立足“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同濱海新區探索構建生態協同發展。與濱海新區完成簽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東麗區人民政府落實“雙城”戰略協同聯動發展框架協議》,重點圍繞構建綠色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強東麗區生態屏障旅游規劃與濱海新區古海岸生態廊道建設聯通、強化整體環境聯防共治等方面開展生態協同。
為了讓生態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東麗區還持續開展“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六五”世界環境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重要節日宣傳。
3月,冬去春來,楊柳吐綠,溫暖的春風吹拂過津城每一寸肌膚。隨著“雙碳”工作穩步推進,東麗區也將迎來一個更絢麗的春天。